寶寶發燒是每位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,也是最容易引起家長焦慮的症狀之一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,0-5歲嬰幼兒每年平均會發燒2-3次,其中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。發燒本身不是疾病,而是身體對抗感染的正常反應,但對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嬰幼兒來說,確實需要特別關注。
常見的發燒原因包括:感冒、流感、中耳炎、肺炎、尿路感染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3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徵兆,應立即就醫。而3個月以上的寶寶,如果體溫超過38°C(耳溫),也需要密切觀察。
選擇一款準確可靠的耳溫槍對監測寶寶體溫至關重要。市面上如百靈牌等知名品牌的耳溫槍,因其準確性和便利性受到許多父母的青睞。但要注意的是,不同品牌的耳溫槍可能有不同的測量標準,例如百靈牌耳溫槍轉攝氏時需確認設定正確,避免誤判。
為寶寶選擇耳溫槍時,需要考慮多個因素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使用的安全性。
嬰幼兒的正常體溫範圍與成人略有不同。理想的耳溫槍應能精確測量34°C至42.2°C的範圍,並具有0.1°C的解析度。部分家長反映百靈耳溫槍溫度偏高的情況,這可能是由於測量方法不當或未定期校準所致。
嬰兒的耳道嬌嫩,探頭應柔軟且符合人體工學設計。百靈等品牌的耳溫槍通常配有不同尺寸的探頭蓋,適合各年齡層寶寶使用。測量時要注意不要過度深入,以免傷害耳道。
正確的測量方法對獲得準確體溫至關重要。以下是詳細的步驟指南:
測量前應先安撫寶寶,避免哭鬧影響結果。可以讓寶寶坐在父母腿上,輕聲安撫或給予安撫奶嘴。測量時機最好選擇在寶寶安靜或睡眠時進行。
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:輕輕將耳朵向後下方拉,使耳道變直後插入探頭。1歲以上的幼兒則需將耳朵向後上方拉。百靈牌耳溫槍轉攝氏測量時,探頭應對準鼓膜方向,但不要強行深入。
測量時動作要輕柔,避免用力拉扯耳朵。若發現耳垢過多,應先請醫生清理,不要自行挖耳。每次使用前後都應清潔探頭,並定期更換探頭蓋。
了解寶寶的正常體溫範圍和發燒標準,才能及時採取適當措施。
年齡 | 正常耳溫範圍 |
---|---|
0-2歲 | 36.4°C-38°C |
2-5歲 | 36.1°C-37.8°C |
5歲以上 | 36°C-37.5°C |
體溫數字不是唯一指標,更重要的是觀察寶寶的整體狀況。即使體溫未達38.5°C,但若出現精神萎靡、食慾明顯下降或活動力減退,也應提高警覺。
當耳溫超過38°C時,可考慮以下措施:
雖然多數發燒可在家觀察,但某些情況需立即就醫:
3個月以下嬰兒耳溫超過38°C,或任何年齡寶寶耳溫持續超過39.5°C且對退燒藥反應不佳時,應立即就醫。
若伴隨以下症狀,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徵兆:
發燒合併持續嘔吐、腹瀉導致脫水,或出現不明皮疹時,也應儘快就醫評估。
香港兒科醫學會指出,發燒是免疫系統正常反應,不應過度恐慌。使用如百靈牌等可靠耳溫槍監測體溫時,若發現百靈耳溫槍溫度偏高情況,可先確認測量方法是否正確,必要時用其他體溫計交叉比對。
醫師特別強調:
選擇合適的耳溫槍(如百靈牌)、學習正確測量方法、了解發燒處理原則,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課。記住,體溫數字只是參考,寶寶的整體狀況才是關鍵。當不確定或出現危險徵兆時,應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才能確保寶寶的健康與安全。
最後提醒,定期校準耳溫槍(包括百靈牌耳溫槍轉攝氏設定檢查)、保持探頭清潔、更換耗材,都是確保測量準確的重要步驟。希望每位父母都能冷靜應對寶寶發燒,做出最適當的處置。
0